1?什么是馬流產沙門氏菌???
馬流產沙門氏菌病是由馬流產沙門氏菌引起的以妊娠馬、驢中后期流產為主要特征的傳染病。該病也可引起新生幼駒多發性關節炎、敗血癥、腹瀉等副傷寒癥狀,因此又稱馬副傷寒,且可導致幼駒出現較高程度的死亡,死亡比例與飼養管理及采取措施相關。
2馬流產沙門氏菌的抵抗力強嗎?
馬流產沙門氏菌為革蘭氏陰性菌,不產生芽胞,也無莢膜,需氧或兼性厭氧性菌,可在20-40℃生長,其最適生存的溫度為37℃,最適PH值在7.2左右。本菌不耐熱,煮沸時,立刻死亡,50℃時,持續1h可以殺死,60℃時,30 min即可殺死。患病馬匹及隱性攜帶者常成為其他健康馬屬動物的潛在感染源。
3馬流產沙門氏菌感染的潛伏期多長?
馬流產沙門氏菌感染通常為慢性感染,潛伏期1-10個月不等。慢性感染是馬流產沙門氏菌病的非常鮮明的特點。
4馬流產沙門氏菌感染發病過程
健康馬群混入了帶菌動物(新引種公馬或懷孕馬)或健康馬誤食了馬流產沙門氏菌污染的飼草料等,經過1-10個月慢性的潛伏期才會顯現或引起馬群出現發病。
5馬流產沙門氏菌的發病特征?——妊娠馬
?。?)中后期集中流產(懷孕7-10個月,幼駒發育已成型);
?。?)連同胎衣一起完整排出,排出時已是死胎;
?。?)羊水渾濁;
?。?)懷孕母畜可發生子宮炎或無任何癥狀。
6馬流沙門氏菌的發病特征?——幼駒
?。?)弱胎,幼駒發育不全;
?。?)新生駒出生后發生關節炎、膿腫、敗血癥、腹瀉;
?。?)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,死亡率的大小與防治措施等條件有關,嚴重病例達10-30%的死亡,部分轉為慢性而成為帶菌者。
7.馬流產沙門氏菌的發病特征?——公畜
?。?)公畜往往不表現癥狀,可能存在睪丸炎、四肢局部腫脹;
?。?)精液可長期帶菌。
8馬流產沙門氏菌怎樣造成馬的流產?
通常通過消化道感染(食入)或生殖道傳播(通過交配或人工授精將帶菌精液引入)。懷孕前期,由于母體有胎盤屏障,細菌無法感染胎兒,但中后期由于孕畜激素水平變化、壓力改變,造成天然免疫功能喪失,細菌可短時間突破血胎屏障,這也是造成懷孕馬7-10個月集中流產的主要原因。
9馬流產沙門氏菌的危害?
?。?)具有慢性傳染性;
(2)最初是隱性感染,可在幾個月內蔓延至全場;
?。?)一旦傳入飼養場,造成流產率逐年升高(可達80%);
(4)發生馬流產沙門氏菌感染的場不能清除病原菌,會造成不可估量的連年損失。
10馬流產沙門氏菌病有季節性嗎?
該病全年都可發生,大多數表現為散發,有時呈地方流行性。自然條件下,本病主要在馬群中流行,在放牧驢群也有發生;隨著集約化養殖及規?;B殖方式,馬、驢均可發生,主要導致懷孕中后期(7-10個月)孕畜發生流產,無明顯季節性。
11馬、驢流產沙門氏菌的易感宿主是什么?
馬屬動物是馬流產沙門氏菌的易感宿主,新生幼駒及妊娠母畜均具有易感性。
12馬流產沙門氏菌的傳染源有什么?
感染的馬屬動物是主要的傳染源。流產馬驢其陰道及流產時排出的羊水中含有大量的馬流產沙門氏菌,其他健康馬驢誤食同樣會造成感染。
13康復動物帶菌嗎?
本病可以在馬驢群中長期存在,患病恢復健康的馬體內仍有病原菌存在,成為隱性帶菌馬,成為重要的傳染源。
14馬流產沙門氏菌可以跨物種傳播嗎?
通常情況下馬流產沙門氏菌僅感染馬屬動物,一般不會跨物種傳播。
15馬流產沙門氏菌病有傳播媒介嗎?
目前并沒有發現該病的傳播媒介。
來源:獸研馬病之家微信公眾號


打印
關閉
蒙公網安備
15252202000107號